400-0094-002
文章来源:北京电影学院 2016-02-29 23:51:00
一、打有准备之仗
首先,同学们来参加艺术专业考试的目的要明确,既不要投机,也不是随大流,而是真真正正地想考一个学校或者专业。希望所有报考电影学院的考生都能够抱有这种态度:我确实喜欢这个专业,它与我的特长很接近。例如学绘画的考生,可以考美术设计或者是动漫专业;学过一些绘画也学过一些摄影,可以考图片摄影专业或者电影摄影专业。最重要的是喜欢,而不是心存一种侥幸心理。
另外要对专业有所了解。我问过很多学生,他们都不知道有一个窍门:进谷歌或者百度,输入“北京电影学院”六个字,前几名就会出现“北京电影学院金字塔论坛”、“北京电影学院小组”、“北京电影学院考试论坛”等等,相关专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这些论坛里找到解答。例如如何复习,准备哪些题目,一些有用的备考经验,答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有楼主答疑、参与者答疑,还有被录取者的经验分享,甚至有晒题帮忙出主意的。关于本硕博的信息都有,这对考生们会有很大帮助。这些信息是最直接有效的,有时会比看一两本书,看一两部片子,道听途说一些东西要好得多。所以准备工作还是要多靠自己去发掘。知己知彼,才能够决胜。
二、考官看重考生哪些素质
“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这方面的才能,你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就都会流露出来,老师们一定会发现你的。以真实的状态去考试,不掩饰什么,尽可能去表达或展现,老师都有办法把你挑出来。电影学院的老师有创作经验、教学经验、考试经验,他们有自己当年报考成功的经历,也了解历届学生是如何被选拔出来的,也清楚如何发掘高中应届生的特质和潜质。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抱有一颗平常心,把自己平常的所看、所听、所学、所用在考场里充分发挥出来。窍门是写的时候拼命写,说的时候拼命说,想办法的时候拼命想,让老师从各个角度都了解到你是认真准备的,有真本事而并非临时抱佛脚。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做好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会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重文化课成绩
今天的考试与我们当年70时代时很不一样,那时候“文革”刚结束,大家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考试也是各个省市出题,文化课达到当时文化部规定的分数线就可以。如今教育改革,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均等地创造上学的机会,教育部要求事前公布考试原则、录取条件和对分数的要求。这对每个考生来讲是公平负责的,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艺术院校的考生可能会受一些影响,因为有的考生文化课好,专业课可能弱一点;也有的专业课非常优秀的孩子,在文化课考试中发挥得不好。北京电影学院会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去执行,我更希望考生在这两方面都要做好,特别是文化课。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文化课考不好,你就输在起跑线了。专业方面后天是可以补的,只要具备了对这方面的热爱、素质和特长,未来四年还可以继续学习。所以要把这两方面的关系摆好,文化课非常重要,但是文化课在初高中基本已经定型了,现补也会来不及。例如政治、外语、语文,再怎么补可能提高不了太多,但是专业课如果事前多做一些准备,分数就会多10分、20分都有可能。考完专业课之后,文化课就很重要了,谁的文化课分高,谁就有可能被录取。
四、以一颗平常心来闯关
艺术专业考试都有面试,面试其实一点也不可怕,老师只是想见见你,跟你聊会儿天,看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还有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对一些不太好判断的问题的看法。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别愤青,也别偏激,别钻牛角尖,也别杠头,让老师们看到,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是一个真诚的人。面试除了考查专业知识外,更多是在观察你,看你的知识修养和知识厚度,是不是有一定的储备。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也没必要紧张,可以说自己擅长的,准备过的东西。总之就是别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尽可能展现自己的强项,答不好也不气馁,答得好也别骄傲。当你答得还比较满意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善意地打断你说:“好,这个问题没问题了”,借此机会你也可以说说自己感兴趣、擅长的,有研究的问题,把自己准备过的,研究过的,独门的东西说出来,争取多有一些机会来展示自己。
一试、二试、三试、四试,无论有几试,无论哪个专业,无非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判断你的性格、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心理状态。在谈话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的性格、修养、跟别人的交往交流、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比如进来以后是不是对老师有礼貌,是不是问老师好,是不是很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文稿给老师送上去……甚至坐姿、说话口吻、眼神交流、形体语言,都是对考生的考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是不是可教,是不是可以作为朋友,是不是可以作为合作的伙伴,是不是可以作为共患难、共荣辱的同行。
即便某些问题发挥得不好都没关系,老师都会理解你,因为作为高中应届生,或者只是高中毕业了不久,不会要求你具备非常非常多的知识和成绩。所以不管是笔试还是口试,都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态。有一个窍门:笔试玩儿命写,口试拼命说,你说的越多,老师越了解你,写得越多,老师更了解你的想法。
五、电影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
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传统是由几代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第一个优势就是实践教学,先做后讲,也可能先讲后做,甚至还有可能是边讲边做。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积累和判断老师所讲的东西,亲身面对问题,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扎实。
大一军训的时候,会打乱分班,学生能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同届同学非常熟悉,这对将来的创作很有好处。大二时候会开展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去观察生活,了解中国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面临什么问题。观察不同生活层次的人群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生存状态,了解社会。大三有专业实习,带着自己的目标和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去体验生活,创作作品。大四有毕业联合作业创作。这种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时刻铭记不要脱离社会。
另一个优势是所有电影行当的岗位,在北京电影学院都能找到相关的院系和相关的专业方向,这是其他任何大学都做不到的,这一点令国外很多影视大学感到惊讶,因为电影行业所有岗位需要的人员我们都会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电影学院在每一个阶段性教学中都有作业,也都有老师们辅导,作业的要求非常明确,同学之间可以团队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清楚了该找谁去合作,应该克服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这种小范围的团队合作和最后大范围的毕业联合作业拍摄上的合作练就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以后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电影学院现有的设备跟世界最先进的电影电视工业的设备是接轨的。人家有的我们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就能够看到世界电影先进技术的产品,也能够掌握这些东西怎么用。
此外,很多院系设定的选修课,实际上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在其他领域和岗位的发展前途。比如表演专业设立编剧的课程和导演的课程、摄影的课程。所以北京电影院表演学院的学生很多后来都当了导演、编剧。编剧专业我们也设立一些技术相关的课程、摄影的课程,甚至导演的课程,所以也有学编剧专业的人做了编剧以后又去当导演。这种交叉式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互选的方法,使得学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在自己所选定的专业方向之外,在其他方向还能够学很多东西,这也是学生能够迅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电影学院最宝贵的是我们的教师,他们不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活跃在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创作一线,有很多是获了大奖的,很多作品都很有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对教学的把握有的放矢,非常务实而有效。他们不是针对文字讲文字,而是针对文字讲画面,针对画面讲技巧,针对技巧讲经验,针对经验讲失误,言传身教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还是一个特点就是电影学院大家彼此不分你我,很融洽,很团结,没有互相拆台堵台的情况。戏和戏之间亲如兄弟,情同姐妹,有了困难大伙一块儿去担当,有了问题一块儿来解决。这种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光是读书四年存在着,毕业以后也在保持着。比如《寻龙诀》的主创团队,就是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的毕业生合伙儿做的片子。他们在读书和毕业以后建立的友谊真的是牢不可破的。他们不排外,即使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些争执,但最终的作品证明是成功的。
上一篇: 访谈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
下一篇: 访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