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专业成艺考香饽饽,《声入人心》如何助推音乐剧市场?
文章来源:星干线艺术教育2019-03-20 13:38:28
郑云龙、阿云嘎、蔡程昱、鞠红川组成的“声入人心”男团,以一曲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的《心脏》登上《歌手》舞台,迅速捕获了荧幕内外观众的心,最终力压众多歌坛前辈拿下第二名的好成绩。很多不熟悉的人也许会问,这些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年轻歌者从哪里来?“梅溪湖女孩”会给你答案——全网口碑“零差评”的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作为国内首档美声竞演养成类真人秀,通过无淘汰轮流首席的新颖赛制、颜值与话题兼具的人气选手,颠覆了大众对于美声这种高雅艺术的刻板印象,搭建让大众认知声乐艺术的桥梁。节目一经播出,迅速在圈层中引发了“美声热”“音乐剧热”,在粉丝狂热的追捧背后,《声入人心》对于音乐剧市场的推动作用究竟多少,中国音乐剧市场的黎明是否会由此开始?
《声入人心》溢价音乐剧市场!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耶鲁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这些在声乐领域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却是《声入人心》年轻歌者们的普遍学历。颜值媲美流行偶像,实力却是正统学院派,参加节目的36名选手被粉丝亲切的称呼为“梅溪湖36子”,同时他们也带动了自己母校的相关专业。在几天前上海一则本地新闻中,报道了关于上海音乐学院今年的艺考报名情况,与往年音乐剧专业的冷门不同,今年艺考音乐剧专业报名人数增长了46%,在报道中还特别指出了《声入人心》这档节目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音乐剧演出票务市场也随着选手人气提升而水涨船高。1月4日,郑云龙的音乐剧《信》开票一分钟售罄;《谋杀歌谣》虽然已经是第四轮演出仍然一票难求,在黄牛手中本来880的票价可以被卖到两三千。有郑云龙的演出就场场爆满,流量已经不亚于一些偶像明星。
除此之外,资本也向《声入人心》抛出了橄榄枝,“梅溪湖36子”的全国巡演宣布4月开始,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保利拿下了全程承办权。而在几年前这种场面几乎不可能出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总票房收入只有2.17亿元,只有电影市场的300分之一。被誉为阳春白雪的音乐剧,主要受众群体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观赏门槛高,与大众审美存在壁垒,都是音乐剧一直属于小众艺术无法“出圈”的原因,但是《声入人心》的出现让这一现状得以突破。观察下《声入人心》的赛制,36人轮流竞争6位首席演唱者,竞演和真人秀各占一半,而此前音乐剧和美声一直与大众距离遥远的原因,就有太过于“正统”而导致情感冰冷,真人秀恰好弥补了这一点,选手间的喜怒哀乐、一颦一笑都赋予了高雅艺术以朴实温度,可以说《声入人心》所呈现的不是一个扁平的音乐剧或者声乐世界,而是让观众产生了想要走进剧场一探究竟的冲动。
从大麦和秀动等网站的售票情况可以看出,热门的国外音乐剧《猫》、《摇滚莫扎特》、《放牛班的春天》大部分预售票早已卖空,但是一些国产音乐剧却无人问津,甚至还在打折出售。郑云龙的场场爆满几乎是空前的,而从《声入人心》舞台上走出的其他演唱者,也直线拉动了国产音乐剧的观看趋势。
流行文化“入侵”音乐剧?“我也不太懂音乐剧,但是我喜欢大龙,所以我就愿意去看他”。这是一位追了几场演出的粉丝的真实心声,用偶像流量的方式去追音乐剧演员,对于因为喜爱而走进剧场的粉丝来说,缺乏的只是一个逐渐普及和适应的过程,就像此前剧场中的盗录情况,甚至有粉丝想要带着灯牌进入场内,而这都是不符合音乐剧礼仪的。当饭圈文化与阳春白雪的音乐剧碰撞,矛盾与融合都一览无遗。如何面对流量红利所带来的阴影面,是众多小众圈层公众人物的困惑。郑云龙曾经点赞过一条反对贩卖明星私人信息的微博,是因为他的证件和航班信息一再被黄牛贩卖,私下被粉丝跟踪、挤得水泄不通的情景也一再出现。其实几年前,高雅艺术与饭圈文化也曾经有过相遇,钢琴家李云迪流量最顶峰时微博转发高达几万,巡演时众多年轻女孩听不懂钢琴艺术,但是愿意为了偶像去学习专业鉴赏知识,在某种层面也帮助了古典音乐的普及,这也是饭圈文化好的一面。
流量“入侵”音乐剧领域看似冲突,其实在国外早有先例,在《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出上,饰演男主角的就是美国童星出身的流行歌手
Nick Jonas,被大批乐迷吐槽。而从市场上看,一些根据电影改编的作品例如《保镖》、《人鬼情未了》等作品因为大众普及度较高,所以比起那些冷门剧目,票房成绩往往不错。当下流行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改编自音乐剧《芝加哥》的《天朝渣男图鉴》在网络上走红,隔天同名音乐剧销售情况翻倍就可以看出,互联网舆论热点对于传统音乐剧目的推动作用。
在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上,郑云龙阿云嘎等几位歌者用美声演唱着《嘴巴嘟嘟》等抖音网络神曲,在网上却引发了强烈争议,很多网友说这是在亵渎艺术,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刻意制造反差,戏耍了观众的审美。对于流行文化的命题无法定义对错,以互联网作为传播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流行文化所承载的审美寄托,也代表了当下公众喜好的主流趋势。在“出圈”与“纯洁性”之间的抉择,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是内容制造者需要去把握的方向。
文化“出圈”新方式,热度如何才能延续? 从《上新了故宫》带起了历史节目和故宫文创潮,
《声临其境》带火了配音行业和配音软件,就能看出综艺节目对于文化产品的“带货能力”。同时综艺也成为了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前优酷《这就是街舞》成功将模式出海到国外,《中国有嘻哈》也将嘻哈成功输出为流行文化,并且带动了整个地下音乐市场的发展。综艺节目的大众性和承载介质的包容性,让很多小众文化希望通过综艺来做到“出圈”,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了解,就像国风、机器人、电音也做过综艺化尝试一样,但是成功案例并不能完美复制。与此同时,竞争日益激烈的综艺市场,在题材同质化的当下,也渴望着寻求更多的小众文化题材,来押注爆款综艺。
《声入人心》所做的就是将声乐艺术进行了一场大众化展示,取舍的选择权在观众手中,虽然节目已经尽量避免了真人秀的“恶魔剪辑”,让每个选手都尽量得到展示。但是主要故事线和矛盾都集中在几个人身上,“CP”痕迹严重也是这档节目显而易见的缺点。节目所带来的流量红利是短暂的,如何将曝光和粉丝量转发为购买力,进而带火整个音乐剧市场,完善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才是节目结束之后的难点。作为“内容为王”的音乐剧,更好的提升剧目品质,打造能让观众引起共鸣的好故事,谱写出更有传唱度的歌曲,才是真正让短期流量沉淀为长期热度的根本。
或许相比国外
《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经典剧目可以传承几十年,国产音乐剧还有优质原创IP剧目缺乏、优质演员储备不足等问题,但《声入人心》已然迈出了音乐剧走下“神坛”的第一步,随着流量演员所拉动的国产音乐剧票房,势必会盘活整个音乐剧市场,而对于青少年和高校的影响力,也会带动整个音乐剧人才培养机制,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
虽然目前只是一个趋势,但终究是一个好的开始,当观众走进剧场不是为了追星而且出于对于音乐剧的热爱,才是真正春天到来的一天。
返回艺考聚焦列表